心理疾病,心理,的人,科目,失常

提問: 如何對待高考心理疾病? 問題補充: 医师解答: 人在遭受挫折、蒙受屈辱或緊張和焦慮的情緒長期不能消除時,就會造成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祖國醫學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認識到情感波動過于激烈,可引起人體的陰陽失調,氣血不和,臟腑功能紊亂,正氣耗損,易受外邪侵入而導致各種疾病。如“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恐傷腎”等。當然,偶爾遇到嚴重挫折或是親人突然死亡等事件后,情緒與生理上的負擔會逐漸消除,身體也會很快恢復到正常狀態,并不一定造成心理疾病。因為恐懼、擔憂、悲傷、喜悅等情緒的波動是短暫的,生理上產生的反應也是短暫的,身體內有驚人的穩定性,能應付各種復雜、緊張的生活環境。在高度緊張之后,最好有一段相應的舒緩狀態,休息幾天就會安全無事的。否則,使應激緊張狀態持續下去,就比較容易引起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一旦發生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應如何正確對待呢?在人們的心目中,對心理疾病存在兩種錯誤認識,一個是對心理疾病過分地害怕和恐懼。另一個是認為心理疾病“可恥”,讓人厭惡。正是這兩種認識會使心理疾病越來越嚴重。因此,要治愈心理疾病,必須克服這兩種錯誤的心理。(1)要相信心理疾病是可以治好的,不必害怕和恐懼。盡管造成心理疾病的原因比較復雜,療程比較長,效果比較緩慢,但治療心理疾病比治療生理疾病也有有利的方面。如心理疾病通常不容易危害人們的生命,而且大部分都可以不用吃藥、不用打針就能治好。得了心理疾病,只要善于了解自己,增強治愈的信心,懂得一些有關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識,掌握和運用一些有效的心理治療方法和技術,那么遲早會治好的。(2)要相信心理疾病是可以預防的。心理疾病主要是由于在生活當中,一些不良的適應成了習慣所造成的,而先天遺傳的心理疾病則非常少。因此,當我們掌握了足夠的有關心理健康的基礎知識和方法后,完全可以預防心理疾病的發生,增進心理健康。在日常生活中,如按照下列的方法去做就可以防治心理疾病與心理障礙。①遇到不稱心的事,要心胸開闊,豁達大度,遇事冷靜,從而保持愉快、開朗、平穩的心境。②積極參加文娛、體育活動,培養多種業余愛好,豐富生活情趣,用各種辦法轉移注意力,從發怒的人或事上轉到高興的事物上去,松弛緊張的精神,使情緒得到穩定。③擴大社會交往,結識良師益友,這樣可以通過朋友的啟發、忠告、勸說和幫助,使情緒變穩,減輕心理沖突。這是積極的消除心理障礙的方法。④學會自我調整情緒的方法。遇到挫折和精神刺激,要盡量控制自己的情緒,當怒氣涌向心頭時,要默念“生氣是自我懲罰,煩惱是和自己過不去”的警言,或聽聽音樂,作深呼吸等轉移注意力,求得情緒上的緩沖。⑤正確認識疾病。體弱多病容易焦慮煩躁、憂心忡忡,甚至懷疑病入膏肓。這種心理不僅不利于治病,反而會加速疾病的發展。樂觀主義精神和堅強意志是中老年人與疾病做斗爭的最寶貴的心理狀態。(3)要認識到每個人都有可能患心理疾病。任何人在一定的時間和地點等條件下,都可能會有某種程度的失常的表現,可能得心理疾病,只是在某些行為偏差上,有程度不同的分別罷了。況且所謂“失常”,還有健康與不健康的不同。因此,任何人都不必為自己“幸免”心理疾病而慶幸。(4)患有心理疾病并不可恥,不能歧視或鄙視心理疾病患者。心理正常的人,對心理失常的人不應譏笑、諷刺、厭惡、疏遠。否則,心理失常的人就會形成自卑、諱疾忌醫,怕人家說他有病的心態,不愿向別人傾訴他們心中的積郁、煩惱、苦悶,而且對別人戒備、懷疑、恐懼,這就會使病態加重。每個心理健康的人除了要保持心理健康,防止發生心理疾病以外,還有義務幫助已經心理失常的人,使他們早日恢復健康。科學安排日常的學習和生活 心理學研究證明,早晨起床后半小時及晚上睡覺前半小時記憶效果最好。備考復習不在于做多少題,而在于是否熟練掌握解題方法,因為高考最終競爭的是中低檔題的得分率。所以最后一段時間,不應再做模擬題,應回過頭來把課本再看一遍,熟悉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如果再做新穎題和難題,可能會動搖考生的自信心。 在有限的時間里,真正能抓上去的是薄弱科中有潛力的科目。所謂有潛力的科目指:成績相當的科目中投入時間相對較少的科目。此外,在考前考生應適當淡化復習效率周期長的科目(如語、數、外),而集中力量抓即時性強的科目和內容,如文科就要側重復習政治、歷史、地理,理科則重點記憶各種公式,熟練掌握所有公式。以正規考試的要求對待,從而不斷提高自己進入狀態的能力、策略與技巧。按照高考AM開始時間與下午開始時間復習功課,有助于進入高考狀態,對于考試臨場發揮是十分有利的。因此,專家建議,應該從考試前一個月左右開始調節生物鐘,把自己精力最旺盛的時間調整到與高考相一致的時間段。 注意調節和恢復精力和體力 長時間看書、復習,會造成大腦皮層和身體某一部位的疲勞,這就需要通過適當的活動、休息來調節和恢復。如進行10至20分鐘的體育鍛煉,再進行復習,學習效率便會明顯提高。但參加體育活動時,切忌劇烈運動,防止受傷。可因人而異,參加自己喜歡的文體活動,適度鍛煉,如選擇慢跑或散步、選擇做廣播體操、選擇簡單運動等。考前的飲食尤其重要。應該以考生喜歡的口味為主,根據均衡飲食、葷素搭配等原則調整。合理的食品搭配不僅能讓考生吃得香,而且還有助于他們的學習。最后一個月的睡眠時間也很有講究,不宜違背自然作息規律,睡足8個小時是必要的,不能太長也不能過短。生理學和心理學的研究發現,切忌“開夜車”,否則,大腦長期疲勞會導致反應、思維速度變慢、對外界刺激的敏感性下降,缺乏睡眠比缺乏食物對人的精神狀態危害還大,致使考試期間不能正常發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iller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