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曲池,穴位,太溪,煎服

提問: 類風濕病有什么好的醫療方案! 問題補充: 我父親得類風濕病好幾年了,一直沒有好的醫療方案,請那位高人指點一下。在此特別感謝。 医师解答: 得了類風濕性關節炎并不可怕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炎癥性、進行性、破壞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對人體損害性極大的一種疾病,個別病人如治療不及時,很快發展關節強直、變形、肌肉萎縮,造成終生性殘疾,過去有人稱為“不死的癌癥”,聽起來很可怕,實則是,類風濕在目前來說是一種難治之癥,但并不是不治之癥,也并不是每個患者都發展成終身殘疾,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醫學上的很多難題,正在一個一個的攻破,過去在人們想都不敢想的器官移植、換腎、換肝、換心,不都在一例一例的成功嗎?何況類風濕呢?近幾年人們在類風濕的研究上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挖掘祖國醫學寶庫,治療風濕類風濕的新藥不斷產生。經過我們近幾年來大量病人的臨床觀察來看,很多病人只要堅持正規治療,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和良好的心態,正確的對待自己的疾病,堅持功能鍛煉,再由家人的密切配合,是完全可以康復和保持正常生理功能的。風濕病治療誤區:風濕病治療誤區一:風濕病雖然難治,但并不是無藥可治,有一部分患者道昕途說,認為風濕病是不治之癥,往往背上了“死不了,活不旺”、“輕了是懶漢,重了是癱瘓”等思想包袱,產生悲觀情緒,對疾病的治療失去了信心,到了談風濕而色變的地步,不是積極的配合治療,結果只是耽誤治療而錯過最佳、有效的冶療時期.致使疾病更進一步惡化、發展,增加殘疾的程度。風濕病治療誤區二:與上面的人相反,有些人認為關節、腰腿疼痛不影響吃、不影響穿。不是什么大病,疼痛厲害了,吃些止痛片即可,只能止住疼痛就算了,這種想法更是要不得,風濕病是一種慢性漸進性疾病,得風濕病后如果不及時治療就使病情發生遷延。最后使風濕病一步一步惡化、發展而導致殘疾。風濕病治療誤區三:激索治療是有嚴格適應癥的。一般而言只有不足 5 %的風濕病病人才需要使用激素治療。但在實際治療中大部分病人曾經用過激素治療。病人用藥后,表面上疼痛、僵直稍減輕些,活動稍有改善,病情看似有一些緩解。而實際上.激素服用后有諸多毒副作用,如發胖等。長期應用激素,還會產生賴藥性和抗藥性等,一旦停藥.癥狀會璧新出現并加重,甚至有生命危險。因此。病人不要濫用澈紊。治療急性風濕性關節炎的單方、驗方有:柳枝30~60g,水煎服。老桑枝30~60g,黃柏10g,水煎服。蒼術、黃柏各9g,忍冬藤30g,水煎服。嫩桑枝30g、懷牛膝10g、漢防己10g、絲瓜絡30g,水煎服。青風藤15g、防己10g,水煎服。郗薟草30g、桑枝30g、嫩柳枝15g、嫩槐枝15g,水煎分3次服。虎杖30g、白酒1匙,酒水同煎,1日1劑。鮮忍冬藤、根、葉90g,水煎分3次服。薜荔枝60g,用清水、甜酒各半同煎,去渣加紅糖30g,調服。治療慢性風濕性關節炎的單方、驗方有:雞血藤、海風藤、桂枝各9g,水煎服。虎杖根、桑樹根各30g,大棗10枚,水煎服。郗薟草、臭梧桐各15g,水煎服。絡石藤、秦艽、伸筋草、路路通各12g,水煎服。青風藤、秦艽、尋骨風、何首烏各12g,水煎服。郗薟草90g,生白術、薏苡仁各60g,水煎服。治療風濕性關節炎有哪些熏洗療法?熏洗療法是將中藥煎煮后,乘熱對患部熏蒸或浸泡,使藥性從毛孔直入病所。有祛風散寒,舒筋活絡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療風寒濕痹。現介紹幾種常用的配方。①海桐皮、桂枝、海風藤、路路通、寬筋藤、兩面針各30g,水煎,每日1次,每次20分鐘,連續使用1個月。②川、草烏各20g,白芷50g,羌活、獨活各50g,細辛10g,川芎、桂枝各30g,威靈仙、伸筋草、透骨草各60g,水煎,每日2~3次,每次15分鐘,5~10天為一療程。③艾葉、紅花各9g,透骨草30g,花椒6g,水煎。每日1~2次。④土鱉蟲12g,蘇木30g,大戟6g,尋骨風20g,水煎。每日1~2次。⑤桑枝、柳枝、榆枝、桃枝各70cm,熬水熏洗患處,每日2~3次。⑥透骨草、追地風、千年健各30g,熬水熏洗患處,每日2次。治療風濕性關節炎有哪些 常用外用膏藥?風濕性關節炎病在肌肉、關節、經脈,膏藥外貼可使藥性從皮毛而入腠理,通經活絡,較服藥更有有利的一面。現將常用膏藥及使用方法介紹如下:傷濕止痛膏:功能驅風散寒,除濕通絡,活血止痛。使用時先將皮膚用溫水清洗擦干,貼于患處,用手掌將膏藥按摩,使其粘在皮膚上。凡對橡皮膏過敏,皮膚糜爛有滲液者及外傷合并化膿者,不宜貼用。與其功用類似的還有麝香虎骨膏、青海麝香膏、關節止痛膏等。臨床可任選一種使用。狗皮膏:功能祛風散寒除濕,舒筋活絡止痛。使用時將膏藥加溫軟化后,貼于患處。與其功用類似的還有萬靈筋骨膏、追風膏、老鸛草膏等,亦可選用。武力拔寒散:功能祛風除濕,通陽活血,止痛消腫。用時取藥適量,以雞蛋清略加溫開水或人乳與藥調成糊狀,分攤在蠟紙上,貼于穴位或患處。使用時注意忌生冷,不可內服。皮膚貼藥處10天內不可用水洗。臍輪、腳心等處不可貼用。兒童、體弱及浮腫者忌用。五虎散:功能與武力拔寒散相同,使用時以白酒調勻,敷于患處。除外敷外,本散也可內服。每次6g,用溫黃酒或溫開水送服。治療風濕性關節炎有哪些藥敷療法?外敷療法:本法是將藥物局部或穴位外敷。有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散寒祛濕,消腫止痛的作用。菖蒲、小茴香各60g,食鹽500g,同炒熱,布包,燙患處。適用于肢體關節冷痛,遇寒痛增,得熱痛減者。石蒜、生姜、蔥適量搗爛,外敷患處。適用于關節疼痛,怕風畏寒者。新鮮骨碎補3~5根搗爛敷患處。適用于關節冷痛者。每次5~10分鐘即可見效。桃仁、白芥子各6g研細末,用適量蛋清調成糊狀,外敷關節痛處,3~4小時可止痛。注意不可久敷。如意金黃膏涂患處,用紗布蓋好,每日換1次。適用于關節紅腫者。仙人掌適量搗成泥狀,涂敷患處。鮮紫花地丁適量,搗爛敷患處。蒲公英120g,加水煮成藥液,用毛巾浸透,濕敷患處。山梔末、飛羅面各等份,用開水或醋、黃酒、蛋清調成糊狀,敷痛處。敷處現青色,無礙,數日可退。綠豆粉和雞蛋清調敷患處。以上6~10療法,均適用于關節紅腫灼熱、疼痛劇烈、得冷則舒、屈伸不利者。有較好的清熱、消腫、止痛作用。坎離砂:用鐵屑和醋混合后,產生溫熱效應,直接熨敷局部。已被制成外用熨劑成藥。適用于肢體關節冷痛、重著,或痛處有腫脹者。針灸可以治療風濕性關節炎嗎?針灸治療風濕性關節炎有一定療效。治療中,根據不同的疼痛部位選取相應的穴位。如肩關節痛,取肩前、三角肌;肘關節痛,取曲池、尺澤、手三里;腕關節痛,取陽池、外關、合谷;髖關節痛,取秩邊、環跳、殷門;膝關節痛,取陽陵泉、犢鼻、伏兔、足三里;踝關節痛,取丘墟、昆侖、解溪、太溪、承山。針刺手法,急性期用瀉法,強刺激,甚或用三棱針點刺放血,放血量為0.5~1.0ml。慢性期用平補平瀉,中等刺激,并可酌加溫針或艾灸。除手法外,還可采用電針,以加強刺激,提高療效。治療風濕性關節炎常用的新針療法有哪些?療法1取穴:外關、曲池、手三里、足三里、外膝眼、陽陵泉、血海、風市、環跳、條口、絕骨、昆侖、腎俞、命門、至陰、阿是穴。藥物及方法:選用復方馬錢子注射液,根據患病部位,每次選穴2~3個,每次注射0.5 ~1ml藥液,日1次,7次為1療程,療程間隔4~7日。療法2取穴:上肢取外關為主穴,配曲池、合谷;下肢取陽陵泉為主穴,配絕骨、解溪;腰背取大杼為主穴,配大椎、身柱、至陽、陽關、命門。藥物及方法:用鳳仙透骨草、骨碎補注射液,每次選3~6個穴位,每穴注藥0.5~0.8ml。10次為1療程,隔日1次,3個療程后休息2~4周。療法3取穴:①膝眼、鶴頂、陽關、曲泉、委中。②梁丘、血海、陰陵泉、陽陵泉。③足三里、三陰交、昆侖、照海。方法:每次取各組的1~3穴,隔日1次,交替取穴。用28號毫針5~6寸及電針機。用捻轉瀉法,重刺激,留針20~30分鐘,5~10分鐘行針1次。電針用疏密波20~30分鐘,刺激強度以能耐受為度,10次為1療程。推拿治療風濕性關節炎有哪些方法?推拿法取穴;指掌關節取合谷、后溪、二間、中渚、勞宮、四縫;腕關節取曲池、天井、小海、手三里、等;肩關節取肩貞、天宗、肩井、臂;踝關節取昆侖、丘墟、懸鐘、解溪、商丘、太溪、申脈;膝關節取膝眼、陽陵泉、陰陵泉、委中、梁丘、豐隆、足三里;髖關節取環跳、秩邊、髀關、承扶;下頜關節取下關、合谷、翳風、頰車、內庭;脊柱關節取病變部位相應的督脈和膀胱經有關穴位。操作手法①上肢:a.患者取仰臥或坐位,先用推法和一指禪推法,繼用滾法、揉法,沿指、腕、肘反復施術,在受累關節處作重點治療。b.捻指間關節;按掐四縫、勞宮;點陽溪、大陵、曲澤,拿合谷、曲池、肩井。c.屈伸、搖、搓、拔伸各受累關節。d.擦熱患處再施拍打諸法,使熱透入關節。②下肢:a.患者取臥位,先用推法和一指禪推法沿足太陽經施推、滾、揉、運諸法。b. 拿太溪、昆侖、委中;點承扶、環跳、秩邊;擦熱患處再施拍打諸手法,使熱透入關節。③下頜關節:凡下頜關節受累者可推下關,頰車;按太陽、翳風、外關;拿合谷、內庭。以上推拿隔日1次,30次為1療程。療程間休息期內囑患者進行關節功能鍛煉。1月后再進行下1療程治療。推拿法病變在四肢者①取穴:以病變關節為治療重點。常取八邪、陽溪、陽池、陽谷、內關、外關、后溪、小海、天井、曲池、曲澤、肩貞、天宗、八風、商丘、解溪、丘墟、照海、昆侖、太溪、申脈、飛揚、承山、懸鐘、陰陵泉、陽陵泉、膝眼、鶴頂、血海、梁丘、秩邊、環跳、承扶。②操作手法:a.患者取坐姿,術者按常規用滾法在患肢手臂內、外側施治。從肩至腕部,上下往返3~4遍。b.接上勢,術者循患臂上下循經用拿法,同時重點在肩、肘、腕部配合按、揉曲池、曲澤、手三里、合谷等穴。指間關節作捻法,然后在病變關節施以按揉局部穴位以痛為俞。最后再用揉法施于患肢,并配合被動活動有關關節而結束上肢治療。時間約10分鐘。c.患者仰臥,術者一手握住患者踝關節上方,另一手以滾法從大腿前部及內、外側至小腿外側施術,同時被動伸展活動下肢。隨即在踝關節處以滾法治療,同時伸展內、外翻活動該關節。再循髖、膝關節、踝關節上下先按揉伏兔、梁丘、丘墟、八風等穴。時間約10分鐘。d.患者俯臥,術者以滾法施于臀部至小腿后側,并重點施術于髖、膝關節,然后再按揉環跳、秩邊、承扶、承山、委中、飛揚、懸鐘、太溪、申脈、昆侖等穴。時間約5分鐘。病變在脊柱者①取穴:以脊柱兩旁肌肉為治療重點。常取夾脊、大椎、大杼、風門、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腎俞、命門、志室、腰陽關穴。②操作手法:a.患者俯臥,在患者腰背部沿脊柱及其兩側用滾法施術,并配合后抬腿活動,時間約5分鐘。b.患者取坐姿,術者于后方用滾法、拿法交替施于頸項兩側及肩部,同時配合頸部左右旋轉及俯臥活動,再拿肩井,時間約2分鐘。c.接上勢,用按揉法從頸至腰臀部循經施于上述穴位,先取夾脊,再取其余穴位,最后平推脊柱以熱治療風濕病民間有很多偏方,有時候治起來還真見效。以下幾種方法不妨試一試:1.常飲蜂王漿。每天服用5~10m l蜂王漿,連服2~3個月,可使關節疼痛明顯減輕,關節活動得到改善。2.常飲鮮牛奶。每天服用鮮牛奶500ml有助于類風濕關節炎的治療。因為類風濕病在整個病程中,均缺鈣,牛奶不但營養價值高,而且富含鈣離子。3.生姜加蔥敷。取鮮生姜、鮮蔥白,按1∶3比例配用,混合搗爛如泥,乘熱敷于患處,每48小時更換1次。4.生姜外敷。鮮生姜切片炒熱敷于膝上,兩個晚上后再將陳小麥打碎,炒熱包之。5.苡仁粥。取苡米仁末,用粳米煮粥常食。對急性期風濕熱型或濕熱型患者有輔助治療作用。6.泥炭療法。將泥土塊在火中燒成黑黃色,研成粉末與水調和,涂抹全身或患處,亦可將粉末倒入浴盆浴洗。這種療法對風濕有顯著療效,在歐洲已有幾百年的歷史,其中德國就有近百個“沁炭醫院”用泥炭療法治療風濕病。7.砂浴療法。在海濱、江河流域或西北沙漠地帶,可采用砂浴療法,即在天氣炎熱的夏天或三伏天,患者將患肢或全身埋置于燙熱的砂中,起熱敷作用,亦可通過發汗而祛邪外出。8.日光浴療法。夏天中午陽光最強時,可將病變部位暴露于日光下,其余部分可用傘遮擋陽光。一般身體上部一次照射20分鐘左右,下部一般照射30分鐘左右。9.礦泉療法。礦泉療法分水浴療法和飲療法。水浴療法即在35℃~39℃之間的礦泉水中進行短時間或長時間浸泡,以達治病目的的方法。飲療法是根據病情選擇合適的礦泉水飲用。適用于各種風濕病。10.可以用中藥泡。處方:白術15克,木瓜15克,公英12克,兩花15克,大黃15克煎水熏患處,涼后入高度白酒適當,再泡手30分鐘。哪些因素可使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癥狀加重 ?環境潮濕、氣候寒冷、陰雨天氣、過度疲勞、精神刺激及生活不規律等都可使癥狀加重。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如何進行關節功能鍛煉 ?類風濕關節炎急性炎癥控制后。即應開始關節功能鍛煉。由于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受累關節多,各個關節恢復的快慢不一,進行關節鍛煉時不能強求一致。關節鍛煉.可以增加肌力,防止關節攣縮、強直和肌肉萎縮。鍛煉要循序漸進,持之以恒。方法可依病情靈活確定,可以做床上運動,抗阻力運動,練坐.扶拐站立及步行等。活動量應由小到大,活動時間由短到長,活動次數由少到多,活動方式由被動運動變為主動運動,活動量及強度逐漸增加至可以耐受的程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iller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